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87次   下载 0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不同镇痛模式在幼儿疝气修补术后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
刘少星,谢先丰,曹德钧1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0017)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4种不同镇痛模式对幼儿疝气术后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幼儿80例,年龄2~4岁,ASA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ransversusabdominis plane block,TAP)(T组)、骶管阻滞组(C组)、切口局麻药物浸润组(I组)和静脉控制镇痛组(P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喉罩全麻,T组患儿放置喉罩后在超声引导下以0.25%罗哌卡因0.5 mL/kg行切口侧的腹横肌平面阻滞,C组患儿放置喉罩后以0.25%罗哌卡因1 mL/kg行骶管阻滞,I组患儿缝合切口时以0.25%罗哌卡因0.5 mL/kg行局麻药物浸润,P组患儿缝皮时连接曲马多8 mg/(kg·d )配置的静脉镇痛泵。记录患儿术前、术后1、2、4、6、8、12、24 h的疼痛评分和HR、MAP,并记录患儿术后有效镇痛时间、追加使用曲马多的次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时间、家属满意度和恶心呕吐、尿储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四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HR、MAP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组、I组、P组术后有效镇痛持续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下肢运动阻滞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追加曲马多的次数均少于C组(P<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C组(P<0.05)。T组、C组、I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P组(P<0.05);P组有4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T组、C组、I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和切口局麻药浸润阻滞均能为下腹部腹股沟区疝气修补术幼儿提供确切镇痛,且有效镇痛时间长,安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  骶管阻滞  镇痛  疝气修补术  超声引导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